武汉东湖早晨小记

2025-05-18

今天一早被一众欢快的讲话声吵醒,抬头看去以为是广场舞的那种活动,后来发现不是,应该是某公司团建,准备跑团建马拉松~, 突然感觉有点愤怒,鲁迅说过“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”,今天周天,岂不是浪费了大部分人的时间。 虽然我们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怎么样去利用好这个时间,包括我在内。

后面问话一大哥才知道,原来是他们组织的活动,想起之前看earfanfan博客,武汉确实好像有马拉松的传统。近距离观察了几个人,确实小壮,连上了年纪的老头都是这样,女生也是,还有先跑的一小众,还看到一个男的和两个女的一块,不知旁边的老头是否羡慕!

后面分析了下,为什么会人心先入为主,因为自己的上家公司,老喜欢干这事情。

还有一个关于时间:利用时间不就是做更多的事情,或学习更多的知识?是否我们可以想想一下自己需要做的事情,去做,想要学习的内容,去学。想要去的地方,就去。而不是沉浸在无效的信息里面。

说到这里,我愈来愈发现,短视频平台对基础大众的影响之大,无效化时间严重、信息片面化、潜移默化根据推送影响你的认知偏差(因为我们接触的信息,构成了我们的世界,长期接触这样的信息,会构成什么?)

我不知道现实中的上层人怎么样,我想,他们应该不会沉浸视频平台这种东西,因为他们有更高的娱乐方式,这种很难影响它。

第二则一点的是:所有的视频频台、及直播平台的生存,都是人流量!且平台为了产出视频,开通了博主这一功能,高层次的人,有稳定的生活,不会因为这个而发大量无用的内容,变相的就导致了低层次博主发大量无用的文,特点:低质量、快速吸引点播观看的内容(因为我发现,发长文形式的博主一般都很难生存)然后类似的博主越来越多。

说到这里,我突然想起之前的百家讲坛,讲师一般都是教授级别,质量不高吗,为什么播放量那么低,高质量的内容或许在普通人中不适用吧!是否测方面说明了,中国的基层人数还很庞大! 它开设的很早,小时候的自己看着很无趣,也就很少看。长大了才发现,它的质量确实牛皮,但很可惜的是,发展到今天,它竟然停播了。更侧方位的说明:这类内容在视频化的今天很难存活,所以杜绝视频平台,开通博客平台是我们普通人杜绝那些信息的一个方法。另一方面,你想要做知名博主,你就要迎合观众的口味,应该是广大基层的口味。

我不喜欢碎片化的知识,因为我的知识体系始终建立不起来,好比,讲到历史:我很难把历史中的各个人物串联起来,只知道唐宋元明清(曾经还特地背了一下,现在又已经忘记了)小时候不太爱学习,也不会学习的问题,造成了现在的孤陋寡闻。 高中时期,我很喜欢看书:但没有好书,也不会分辨,在县城的班级,我买的书是是最多的(萌芽、疯狂阅读-大本的买的居多、哑舍-很喜欢这个小说、青春风-小本的言情小说,属于疯狂阅读一类,当时还是很向往爱情的)换书看的也有(意林、读者、格言、青年文摘-最喜欢看里面的笑话)但那时买的小说居多,(乐嘉的本色、小鹏的我们为什么旅行,及盗版的平凡的世界-自己发烧打吊针时纯当故事看完了、只记得孙少平和孙少安了)最后摆摊卖书时,发现县城的学生好像都梦想出去旅行,探索。

现在看来,好像那时的自己也在不断在书中寻找人生的答案,试图从某一篇寻得人生问题的解答,或人生意义的解读。那时看了什么我也已经忘记了,后面回家发现竟然还能翻出当时的一两本书。

说到这里,县城学生思想的启蒙,是根据当时书店的文化程度,在县城/学校开汉字/语-文化书店的话,也是个思路。

写slug的时候:morning和warning太像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