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天前、通知明天休息,明天之晚、又通知明天休息,再晚、通知明天休息,晚,通知明天休息。(ps.我负责保障会议室音响投影设备,会多加班多,会少加班就少。所以休息就要等通知。)
到头来发现自己要连着休息四天,好像什么事都没做!发现自己又陷入了惰性循环。分析一下时间都去哪了:第一天养足精神、第二天玩乐一番、第三天开始循环,今晚思考:明天不能这样,遂记录下这个状态,以供下次警醒!一个坑能摔倒无数次,果然还是不疼。
很久前自己就意识到,惰性是可以循环的,相反勤奋也是可以循环的,两者区别一个坚持。要让自己处于有利的发展环境,尽量要让自己保持一个向上状态,不断的去做一些事情,才能走上正途。而自己的经历,反反复复,这个惰性好像常伴我身,例如这个博客我就很久没更新了,也很久未认真记录了。但当真下起手来,那种让人安心的感觉就非常自然的就回归了。记住这个状态!(PS.还有很久前的一个梦:立想立做的一个梦,梦中的那个感觉,那才是自己真正所需要的。)
大禹治水,不能堵,只能疏,可以允许惰性的存在,但要认识到:它也是在一定的环境所滋生出来的。所我们要尽可能的在闲暇时间尽量避免这种环境。
特点:
1、一个人。
2、封闭环境。
3、手机在身边。
4、心不静!
想过打坐,因为曾经的一个朋友说过她会打坐、冥想!乔布斯也同样有这个习惯,他甚至跑到佛教的发源地去学习这些东西。我感觉,对于自己:打坐应当配备对应的引导音频,否则就会胡思乱想。暂时先不尝试。
回归惰本身,好像大多人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,例如衍生出来的:天道酬勤、勤能补拙、天下古今之庸人,皆以一惰字致败、书山有路勤为径(此径译为‘路’,非捷径)、少年不知勤学苦,老来方知读书香、业精于勤荒于嬉等一些流传甚广的句子。当精华遍地都是的时候,我们往往就会忽略它的重要性!我想:“践行好‘勤’一字,人生的道路就不会止于此”,况且你已经找到了自己所追求的。要理性方法的处理好这个‘堕’了!写到这里,我想细细研究一下象形字‘惰‘的演变及含义
‘惰’ 左边偏旁, 明确表示这是一种心理状态、情绪。右边偏旁表示人从土山上坠落,表一种状态行为。 逻辑根源——即“心”——来捕捉这一现象。“惰”的本质:先有“心”,后有“行” 古人造字时,更侧重于探究这种行为的内在根源。
这种行为背后的“心理驱动”才是“惰”的核心本义。 –摘自deepseek
身体是工具,心是主宰。(写道这里,修心果然也是需要落到实处的一个东西),是否心也不准确?
‘勤’ “堇”(艰难)“力”(劳作)一说堇待变古时最畏天旱,表示艰难,人要主动出力改变这一状况。二说象征在粘土上劳作的辛苦。三说本作“堇”,后加“力”为义符,形成形声结构。《谷梁传·庄公二十九年》:“民勤于力则功筑罕,民勤于财则贡赋少,民勤于食则百事废矣。” 四说力是历史上的一种农具,即耒耜,后来引申为力。且劳也含力。 或许可以理解为艰苦的环境需要下力气才能改变,播种才有收获。
总结一下:
“惰” 字告诉你:懒惰的根源在于心先倒了,精神先坠落了。
“勤” 字告诉你:勤奋的本质是即便面对艰难(堇),也要付出力气(力)去抗争。
惰性之堕,还是需要下一些大力气的,勿再落了。付出一些力气,积少成多可成挪山之志!